面对U23新政变本加厉!中超何去何从?

624人查看2017-06-23 15:40

在大约一周左右之前中国足协发布了关于征求《U23球员参加2018年中超、中甲联赛相关规定》意见的通知,其中关于2018赛季U23球员的使用给出了进一步的解答。规定的内容大概如下,俱乐部新赛季25人的注册名单中至少要有4名U23的球员,如果不能满足此要求,则不接受俱乐部报名;


每场比赛的18人大名单里至少要有3名U23球员,其中首发必须要有1名U23球员,同时每场U23球员的首发人数不得少于外籍球员的首发人数;每队U23球员的累计上场人次不得少于外籍球员累计上场人次;2018赛季U23球员为1995年1月1日及以后出生的非港澳台的国内球员。

中国足协为了年轻球员的培养,可谓是费尽了心思。我们来分析新政的影响,每队注册名单中有4名U23球员,不过只报4名U23球员对球队来说有一定的风险。


因为规定了每场比赛名单要有3名U23球员,只报名4名年轻球员,如果有两名年轻球员出现了伤病情况,这就无法满足新政的要求了,即使报5名球员也有可能出现这种情况,另外足协也没有就这种情况的出现做出解释,如果下个赛季真有某个球队出现这样的状况,又会怎么处理呢?

 

另外规定每场比赛的首发U23球员人数不得少于外籍球员的首发人数,外援在中超以及中甲各个球队中的重要性,我们都能看到,球队也几乎不可能为了U23新政而少使用或者放弃使用外援,因此大部分球队还是会让三外援首发,这就意味着U23球员的首发人数至少是3名。


如果你这支球队U23球员的水平太不及格的话,会给球队拖很大的后腿,总不能一场比赛3个换人名额有两个甚至是三个都给U23球员吧,如果这样那在比赛过程中有战术调整或者是突发状况的时候,又怎么来换人?


因此U23球员的水平在下个赛季中对各个球队的发挥是非常非常重要的,3名首发U23球员至少要有两个人具备足够的实力。

 

U23新政的实施可能会迫使一些球队使出'阴招',什么阴招呢,就是在球员年龄上作假,比如一些U24和U25的球员,因为U23政策被迫放弃了他们比较可惜,如果能把这些球员做为U23球员来使用,既补充了名额,也不会给球队拖什么后腿,可以说是对球队非常有效的一个办法。


另外给一些小将改年龄,可以延长他们能做为U23球员出场的年数,就比如95年的小将,给他改成96或者97年出生的,就能在队里多打两年,有了更多锻炼培养的时间,有利于球员个人的成长和为球队做出贡献,这一方面也促进了阵容的稳定性,因为他之前只能打一两年,现在能打三四年,要知道阵容的稳定性对一支职业球队来讲是非常重要的。


不过改年龄如果被足协发现的话,就是重罚,而且现在对球员年龄各方面的要求都是很严格的,在这样的大环境下,应该还是有球队会为了自身的利益来铤而走险的,足协能做的也只有加强监管,加大处罚力度了。

 

这个政策也有很多的空子可以钻,无非就是浪费换人的名额,球队让1名外援和3名U23球员首发,在比赛开始以后立马用两名外援换下两个年轻球员,这样场上就是3外援和1个U23的配置,对球队的发挥不会造成什么影响,不过这样也就浪费了两个换人名额,在接下来的比赛中只能有一次调整球员的机会。


另外也可以让3外援+3个U23首发,开场后立马用超龄球员换下其中的两名小将,像恒大和华夏这样的国脚大户,总不能一直把这些国脚们放到板凳上。在本赛季旧版的U23政策下,就有很多球队钻空子,十来分钟左右就换下年轻小将,在下个赛季不出意外还会有极少数球队想出新的策略应对新政。

 

这都是一些假设,当然也可能会有极端球队这么做,这样的做法一定程度保住了俱乐部的成绩,但是小将得不到锻炼,这岂不是非常可惜了,而且不尊重U23新政的实施,足协也不会坐视不管。


大部分球队肯定还是3外援+3个U23球员首发的策略,场上首发11人,去除门将1人,去除首发的外援和小将,只剩下4个名额留给首发的超龄球员,像保级的队伍比如延边、亚泰等等保级的球队来说还好,毕竟球队超龄球员实力并不是太强,坐板凳的话也能接受。


但是恒大这样的球队,目前恒大有七八名现役国脚,而且大部分都足以在国家队中首发,只留四个名额,剩下的球员干坐板凳岂不是太可惜了,很可能影响自身的状态,而且俱乐部还发着巨额工资,这对俱乐部来说也是性价比不高的一件事,对双方都没有多大利好,包括华夏和上港等球队也有多名国脚,肯定也会遇到和恒大同样的情况。

 

这也无疑会增加国内球员的流动性,更多的球员会选择转会,有足够实力的球员不会为了高额薪水在球队中干坐冷板凳,没有足够的比赛来踢肯定会影响自身状态,他们会追求上场的时间保持状态,使得这样的一批人很可能转去实力稍弱的球队谋求主力位置。


比如恒大上港这种顶级球队的球员转到中游的球队,华夏或者鲁能有实力但是打不上主力的球员转到中下游球队,中游球队具备一定水平的球员又会去保级队来打主力,我认为只要给出的薪资没有极其大的差距,这些转会都可能发生。

 

U23新政对一些球队来说也没有太大的影响,就比如中超的河南建业队,球队一方面为了保级,另一方面就是为了锻炼年轻的球队,经常会派上3到4名的年轻球员首发,另外天津权健每场也都有2到3名U23的小将来首发。


上赛季从中超降到中甲的杭州绿城可以说是一支青训球队,降级以后不盲目要求冲超,反而大幅度开始锻炼新人,其中有一场中甲联赛更是派上了7名U23球员首发,除了场上队长和三个外援,其余的都是年轻球员。像这样的球队让许多的年轻球员都得到锻炼的机会,在下个赛季中U23球员不大可能会给这些球队拖后腿,还有可能成为球队的一大优势。


在足协出台的规定的大背景下,U23球员迎来了最好的机遇,只要打出来就能成为球队的主力,相反部分实力稍弱的U24球员有可能为此牺牲,其实U23在国外早已不算年轻球员了,很多都在球队坐稳了主力,只不过中国足球是独具特色的中国足球。

 

下赛季选用95年的球员正好适龄,但到了19赛季或者是20赛季呢,又得来回更换年轻的球员,每年年轻球员的流动性变大造成球队首发阵容一年一年的调整,非常不利于保持阵容的稳定性,这对于职业足球俱乐部来说,不是什么好事。


因此96年的球员,主要是97或者98这两年的球员在转会市场中会变得非常抢手,也就是U21的球员,眼下中超的转会窗口已经开启,年轻球员实力不足的球队肯定会加紧抢购了,这很可能会造成哄抬年轻球员转会费现象的发生。

 

不过U23新政肯定还是利大于弊的,在目前现阶段的足球环境,做青年联赛之类的来培养年轻球员不太现实,中超的预备队联赛都没有什么观众看,更不要说青年联赛或者高中联赛了。


目前的中超联赛都是花大钱买外援买国脚提高成绩,很少有球队能从最根本的青训做起,这个政策最大程度上还是会促进各个球队开始注重青训,因为你不注重青训不注重年轻队员培养,他们就很可能给球队拖后腿,影响球队的成绩,这样大部分球队都能慢慢从青训抓起了,眼下看来特色的中国足球也只能用这种特色的政策了。

声明:本文所提供资讯及数据仅供体育爱好者浏览、购买中国足彩参考之用。任何人不得用于非法用途,否则责任自负。相关部门已经暂停网络购彩,一切互联网购彩皆为非法,请各位球迷和彩民到线下合法彩票销售点购彩。